天际尽头

个人博客演变史

博客 v1,2017-07

很高兴,终于在 GitHub 上搭建起了我的个人博客。看了不少博客方案,最终选用了对 Windows 系统更加友好的 Hexo 博客框架,主题是默认的 landscape。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,向世界打个招呼“Hello World”。

博客 v2,2019-09

刚开始建博客时我说“选用了对 Windows 系统更加友好的 Hexo”,今天我换上了 Hugo,因为 Hugo 更加友好。他可以简单的在各种平台下运行,而且对使用者也没有特别要求。不需要关心 Node.js 版本也不需要学习 npm 的使用。

博客 v3,2023-05

大概去年这个时候,我试着用 Flutter 来重写网站,Flutter 提供了 Markdown Package,简单评估了一下,发现基本可行便计划进行重写。不过,做到 Blog 部分时发现了问题,内容管理和组织也需要用 Dart 再次实现,这相当于用 Flutter 开发了一个类似 Hugo 的工具。虽然不需要 Hugo 那么丰富的功能,但这仍需要大量工作,所以后来就搁置了这个计划。

这几天我想了一个变通方案:Flutter + Hugo,就是 Blog 内容的管理、组织和生成 HTML 还是由 Hugo 来完成,其他部分如主页、关于页面等就用 Flutter Web App 来实现,于是就有了 Blog v3。

博客 v4,2025-05

云计算的发展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。身份验证、数据库、对象存储、消息推送,等等,这些原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实现的功能,如今变得触手可及,为现代应用的构建打开了新的可能。也逐步重塑了我们对“后端”的理解。

引入 Flutter 框架后,我开始设想:是否可以借助 Flutter Web,连接起一套灵活的微服务体系,把博客从静态页面,转向一个真正的动态系统?这是一个清晰且完整的架构思路。在技术层面,它近乎无懈可击。最初的推进也很顺利,架构搭建、数据流转,一切都符合预期。

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复杂。身份验证的短信始终收不到,查日志、改配置、测试备选方案,每一种尝试都合情合理,却没有一种真正奏效。那一刻我意识到,这并非个案,而是征兆。在国内,技术不只是“能不能做”的问题,更是“代价与价值”的权衡,于是果断终止了这个计划。

可我也不想回到静态网站去,索性就搞个服务器上 WordPress,成熟、稳定,不求新奇也免于折腾。

此外,我也为这个阶段重新取了一个名称,英文名为 Brimflow,博客域名为 brimflow.xyz,博客名为“天际尽头”。这个名称是反复思考慢慢浮现的,借助 AI 工具辅助筛选,也融入了我自己对远方、边界、流动的理解。我希望它不仅是一个入口,更是一种方向的象征,愿每一步都走在心之所向的光里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