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打码现象的深层观察

    国内没有影视分级制度,没有明确的界限,也没有统一的尺度。只有责任在平台,风险在内容创作者,某种模糊的共识在判断:什么该遮,什么不能播,什么可以一闪而过。 在这种制度模糊的环境下,打码,成为了视觉内容中一个随处可见却始终说不清楚的现象。你在平台上点开一…

  • 数字面具下的你我

    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,人们开始在看不见的注视中生活。监控不再是头顶的摄像头,而是你打开手机那一刻悄然启动的算法;不再是特定的人群被监听,而是每个人的行为、偏好、表达,随时可能被记录、识别、投喂与解读。 最引人注目的,并不是监控本身,而是我们对监控…

  • 粉丝创作专区:平台体验的一块“常识空白”

    在内容爆炸的今天,我们经常在 YouTube 或其他视频平台上刷到类似这样的视频:《钢铁侠 5 最终预告片》、《阿丽塔:战斗天使 2 官方预告片》、《变形金刚 9 泄漏片段》。 但点进去才发现,它们要么是旧片段拼接,要么是 AI 合成,甚至有些只是普…

  • 小红书算法误判:我没点心理内容,却被当成了病人

    我没点心理内容,却被推送满屏抑郁 最近几天,小红书频繁向我推送心理相关内容,密度之高令人意外。在某些页面上一屏一个,有的则是两个并排,几乎占据全部视野。标题风格异常一致,情绪浓烈、语言极端,带有明显的病理倾向: 我从未在小红书上点击过心理内容,但平台…

  • 内墙:对信息沉默的观察与思考

    我们熟悉“防火墙”这个词,它是国内互联网最显著的边界,阻挡着外部世界的信息流入,也限制了内部用户的对外连接。但近年来,一种更为隐蔽的现象正在悄然蔓延,它没有明确的边界,也没有官方的告示,甚至不完全是由国家意志主导,人们开始称它为“内墙”。 这堵“内墙…

  • “人比猫重要”,能成为虐猫的借口吗?

    “人比猫重要”这句话,本意在于强调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优先权。但是,当它被曲解为对虐待动物行为的辩护时,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谬误和道德风险不容忽视。 并非所有“人比猫重要”都站得住脚。 我们当然承认,在灾难救援、医学资源、国家治理等宏观决策中,“人比猫重…